全国人大代表、广东国鼎律师事务所主任朱列玉带来了《关于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推动中文成为国际语言的建议》。他在建议中描述了中国文化作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受欢迎的情况:在2017年阿联酋阿布扎比国际书展的主宾国展台内,近3500种共5400多册的中国优秀图书琳琅满目,涵盖当代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科学、文学艺术等众多类别,让观众充分领略了中华文化的魅力;在专题图书展区内,诠释中国梦、中国道路、中国模式和承载当代中华文化的300余种优秀主题出版物集中亮相,吸引大批读者驻足阅读;《武松打虎》《西厢记》《杨家将》等24幅中国经典连环画作品,让阿布扎比中文学校的小朋友们流连忘返。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副总工程师印萍带来了《关于加强青少年文化交流,助推“一带一路”倡议发展的建议》。印萍认为,加强与沿线国家青少年之间的文化交流,能够更好地增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未来建设者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增进中外友谊、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也将使我国青少年尽早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发挥民间文化使者的积极作用。对此,印萍提出多项建议,包括组织开展青少年“游学”“研学”活动,通过双向交流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青少年提供深入了解中国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机会、条件;鼓励创作受青少年喜爱的“一带一路”文化作品,积极传播中国历史文化,推介“一带一路”绚丽的历史文化成果,加强沿线国家青少年的联系交流和文化认同,提高交流成效等。
为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交流而创作的文艺作品,还应紧密结合沿线国家的文化特色和风土民情,这样创作出的作品才能受到当地民众发自内心的喜爱。“无论去哪个国家,都要做足功课,要了解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风貌、风土人情,更要走进当地民众的生活,了解他们喜闻乐见的事物。”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省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董希源认为,用中国画去表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历史人文景观、民众的生活,非常有意义、令人兴奋。董希源介绍,国内美术家正积极参与中国美术创作精品工程实施,努力向艺术“高峰”迈进。“我们要旗帜鲜明地推进以新时代为主题的美术精品创作工程,把握‘一带一路’倡议的历史机遇,通过举办艺术双向展览、文创人才交流、国际学术研讨等方式,努力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向世界。”董希源如是建议。
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省泉州市政协副主席骆沙鸣建议,应加快“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交流合作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相关技术标准对接和示范性规划的制定,加快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的共建共享。“可以通过音乐、动漫、网游等业态,找准与‘文化+’模式的结合点,延伸文化品牌的价值链,提升品牌文化的知名度。”骆沙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