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体融合,相得益彰
“文化是魂,旅游是体。魂体融合,相得益彰。”在全国政协委员、民进湖南省委会副主委雷鸣强看来,文旅融合完全符合现实发展需求。“一方面有利于更顺畅地让优秀文化精神、作品、产品通过旅游活动走向大众、走出国门、深入人心,把文化领域各项工作做实、做好;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旅游管理工作的格局地位、提升旅游产业的文化品质、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
雷鸣强建议,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系统总结文化部、国家旅游局2009年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以来的实践探索,根据新的形势需要,制定《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行动计划》,聚焦文化领域的文艺作品创作、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业发展、文化遗产保护、文化市场繁荣、中华文化走出去六板块工作与旅游产业全产业链的6个基本要素(吃、住、行、游、购、娱)之间深度融合,实施一系列具有示范性、创新性、可操作性的文化与旅游融合互促项目。
打造文化旅游支柱产业
近年来,多地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方面积累了经验,取得了一定成绩。
“华夏古文明,山西好风光。朋友,来山西旅游吧!”今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省长楼阳生向社会公众发出了去山西旅游的热情邀请。近年来,山西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把文化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来打造。2017年,山西省提出在继续做好五台山、云冈石窟、平遥古城等知名景区的基础上,着力打造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文化旅游新品牌。“目的就是从点到线、由块到面,形成全域文化旅游发展大格局。”楼阳生说。
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级非遗项目苗族传统刺绣代表性传承人韦祖英今年两会带来了《关于从国家层面统筹民族地区传统村落和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的建议》。“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共有309个村寨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94个村寨列入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命名挂牌名录。”她介绍,当地政府充分利用丰富民族文化资源,通过实施“旅游+”,将旅游与传统村落、民族特色村寨、乡村旅游度假、现代观光农业、原生态民族文化融合发展,旅游收入明显提升。2017年,黔东南州旅游人次和综合收入分别累计达1亿人次、880亿元,人民群众得到了真正的实惠。韦祖英建议,通过整合文化和旅游资源,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使传统村落和民族特色村寨在保护中得到更好开发利用,确保民族地区能够实现整体脱贫和同步小康。
文旅互促,形成良性循环
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民盟天津市委会副主委袁直建议,塑造京津冀区域文化旅游形象,推进三地文化旅游产业协同多元化发展。他在提案中提出,京津冀地区旅游和文化产业发展近年来取得一定成效,但全面发展的协调态势尚未完全形成,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他建议,发挥各区域优势,编制和实施统一的京津冀文化旅游产业规划,有重点、有步骤地加以开发;充分利用“互联网+”模式共享优质资源,建立文化旅游产业数据库,提升大数据整体共享能力与传播服务效率,实现京津冀区域内文化旅游资源的强强联合、互补开发。
“一份调查显示,来内蒙古旅游的游客对民族文化感兴趣的占46.54%,近一半游客希望能够了解、体验跟民族文化有关的内容。”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副主席郑福田说,“挖掘、包装特色文化,做好文化与旅游融合文章,是提升文化自信和加快旅游发展的必然选择。”郑福田建议,继续加强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建设,打造建设一批特色文化旅游项目和精品文化旅游线路,在保护的前提下加大对非遗和公共文化设施的旅游开发力度,培育特色文化旅游演艺、文旅节庆和旅游商品品牌。“要把文化与旅游深入结合起来,互相促进,真正实现通过文化把游客吸引进来,再通过旅游把文化传播出去的良性循环。”郑福田说。